近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批准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着力解决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职能分散、管理盲区、监管乏力等问题。在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防治、餐饮油烟防治以及露天焚烧秸秆垃圾污染防治等职能交叉较为集中的领域,对监督管理事权及职责做出明确。

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污染防治等均被写进《条例》,使相关工作有法可依。

《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将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使昆明市的应急响应工作有法可依。

《条例》明确,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餐饮、机动车维修、服装干洗企业等,应科学选址;各县(市)区政府应划定并公布禁止露天烧烤的时段和区域,减少露天烧烤油烟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从《条例》中可以看到,为了提高昆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强化监管职责、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减少油烟排放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多项措施。
市民期待新规实施
露天烧烤、垃圾处理、工地扬尘,几乎和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规明确,各县(市)区政府应划定并公布禁止露天烧烤的时段和区域,减少露天烧烤油烟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些规定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市民:“实施后,应该会好一点,在经典双城那边会有很多路边烧烤,周围住的人受影响,烟尘很大,调节一下,应该对住在里边的人好一点。”
市民:“我觉得会好一点,至少环境会好一些。”

一些市民在采访中表示,在不少小区都能见到露天烧烤摊、夜市商业街,虽然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生活需求,但随之而来的油烟、噪音、垃圾问题也不容小视。
市民:“这样实施下来很好啊,有秩序地管理城市很好,我感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会减少一些。”

此外,新规明确,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这也意味着,未来对于防治工地扬尘将会加大管控力度。

市民:“对施工方是一种约束,我认为很好,因为按照规定,他有他的责任,居民可以享受更好的空气。”
市民:“能减少粉尘、颗粒物的污染吧。”

新规还明确,从事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场、橡胶制品生产、生物发酵等产生强烈异味、恶臭气体的企事业单位,应当科学选址,并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净化装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些异味排放。面对新出台的条例,在采访中,市民们纷纷表示赞同,大多数人认为,无论是规定时段内禁止露天烧烤,还是工地扬尘防治责任,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无疑给生活质量增加了保障。

今晚
《以案释法》嘉宾

陈金玲
云南民定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主要执业领域:擅长重大民商事诉讼与仲裁、劳动争议的代理,尤其精于处理合同经济纠纷和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控方案。
律师解读:该条例的出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维护大气清洁,提高空气质量。第二、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第三、推进防治污染和清洁型新技术的发展。第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第五、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云南省司法厅负责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法制节目。

公共频道的此档法制栏目,
让普法更贴近民生,
让法律真正为民服务。

每周三、周六晚上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YNTV-6)
21:30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