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鸣谷爱凌今天双双夺牌,堪称18岁的金童玉女。
谷爱凌,近乎满分进斯坦福之滑雪天才
苏翊鸣,离开演艺圈之站上冬奥会的领奖台
这两位少年冠军人生太圆满了,时代+平台+能力+运气,样样齐全。他们生长在高等阶层,底色是自信与潇洒。
尤其是谷爱凌,母亲为了挖掘她的天分,让她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爱好,钢琴芭蕾、骑马射箭、越野足球....最后才找到滑雪这种天赋。
这种穷举法,这种不用计成本不断试错,对于对普通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
相比他们,局长更关注范可新、周洋、徐梦桃这三位冠军。
她们更像贫苦人翻身的路径,有天赋,但追求成功是靠破釜沉舟、华山一条路,人生底色充满了苦难、沧桑、真实。
她们,离我们更近,更真实。
90年代,东北开始经历国企改革,无数大夏崩塌,东北人做出了很大很大牺牲。
下面三个奥运冠军,一部东北伤痕史,她们
肩负为自己家庭寻找
出路任务
,纷纷
走上专业体育道路
。
黑龙江,
范可新家的修鞋铺
1993年,范可新出生在黑龙江七台河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残疾。
范可新一家3口人,挤在只有6平米的铁皮房子里,吃、住、工作。
父亲靠摆一家修鞋挣些钱,但完全不够养家,母亲只能每天带着小可新去捡垃圾。
小可新穿的裤子,都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大年夜一家人吃的饺子,都是靠邻居接济的。
到9岁后,她开始接受专业滑冰训练,但一路坎坷不已。
第一双冰刀鞋是她教练送的,因为她家买不起
进入省队的她却被查出严重贫血,因为营养不良
范可新始终不愿意放弃世界冠军的梦想,因为她知道这是唯一可能会改善家境的机会。
在坚持了12年后,从小范熬成了老将,范可新终于在北京等来了她的金牌。
她亲吻冰面那一刻,脑海里一定回放一幕幕过往的艰难和辛酸:
那个和父母蜗居在7㎡地下室,连冰刀都买不起的小女孩,终于破茧成蝶,圆梦奥运。
获得金牌后,家乡重奖100万给她,改善家人的环境终于可以得偿所愿。
吉林,周洋家的彩票站
1991年,周洋出生在吉林长春,父母残疾,
都没有稳定的工作。
因为家里困难,怕养不起儿子,所以有了女儿周洋。
为了给学滑冰的周洋交学费,父亲拎着冰糕箱子卖雪糕,做厨师,母亲则给别人织毛衣挣点儿钱。
还是不够周洋学费。
最后借了些钱,在60多平方米家里开个彩票投注站。
因为家里太小,每次周洋回来,她爸就得打个地铺睡到地上,母女俩挤在仅有的一张床上睡。
教练对周洋说的,什么都别想,就想想冠军,想想你爸妈会高兴,家里条件会改善。
2010年周洋卫冕短道1500米金牌后,她家的彩票站昨天门庭若市,领导和媒体纷纷赶来庆贺报道。
周洋,确实改变她家庭的命运。
辽宁,徐梦桃家的烧烤店
1990年出生在辽宁的徐梦桃,家里以摆烧烤摊为业。
童年没有一个玩具,牛羊肉、白铁签、炉子和调料盒的三轮车,就是徐梦桃生活的全部。
徐梦桃家的老房子只有40平方米大,餐厅小得几乎坐不下他们一家三口人。
那时候,一天能挣三四十块,全家就觉得很幸福了。
值得一提,徐梦桃两条腿都做了十字韧带的重建,一条是07年,那时她才15岁。做手术的时候,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连自己的家长都不知道。
徐梦桃运气真不是很好。
四届奥运16年青春,历经14个赛季和70站世界杯,
半月板都切除70%,直到昨天才真正圆梦。
得冠那一刻,她仰天长啸,泪流满面。
最后:
苏翊鸣谷爱凌,展现的是中国新时代的未来,活出自己的梦想,活出自己的潇洒。
而三个奥运冠军,世界之巅身后,是一家小小店面。
她们的眼泪太复杂,有沉重的历史,有美好的梦想,更多的是肩负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任务。
她们必须要从竞争残酷体育世界中寻找一条生路。
这种逆天改命,才是最让我们敬佩,最值得我们所有人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