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打宵夜的烧烤店,晚饭点就开始排起了长队。
短短几年时间从贵阳“护国路”火到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
众多网红主播纷纷前来打卡。
《风味原产地·贵阳》也将其纳入其中之一的取材拍摄点。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去探访这家贵阳烧烤界的“扛把子”——“粟多能·花园烧烤”。
·美食故事

“粟多能”,“花园烧烤”创始人兼老板,关于“店铺火爆全凭运气”这个网传流言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出生在黔东南的农村,1998年卖了摩托车,雄心壮志地来到贵阳,无亲无故,工作都找不到,在云岩广场睡了几宿,为了生存,开始学厨,从打杂干到行政总厨,2015年被逼辞职搞了烧烤,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一天一分钱都卖不到,半年就赔了几十万,开一天亏十天,依旧每天坚持研究菜品到凌晨,2017年烧烤店开始出现排队的情况,2019年在贵阳算是家喻户晓,还推出了一道风靡贵阳烧烤界的薄荷肥牛,2020年代表贵阳烧烤上了“天天向上”,这一路走来你还觉得我光靠运气吗?”。

当然“火”是有原因的,但绝不是光凭运气,关于烧烤这个领域,粟多能有着独到的见解,烧烤如“江湖”,而他行走江湖的“秘籍”和“绝招”则是“认真”和“创新”,刚开始经营烧烤店时,尽管生意惨淡、只有六张桌子,依旧认真挑选食材、制作蘸料,为了味道能够好吃,不断摸索、创新,即使现在生意如此火爆,依旧坚持亲自采购食材,调制蘸料。
凭借着他的“秘籍”和“绝招”,不断虏获一波又一波的粉丝,并在贵阳烧烤这片“江湖”,短短几年时间创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周末节假日可达一天460桌左右。
·美食环境
小编是晚饭点之前到达的店铺,这时老板和所有店员都开始了井然有序的准备工作。

同时店里也陆续开始接待错开高峰期到店的食客,小编向其中一桌食客好奇地问道:“下午就开始吃烧烤吗?”,食客无奈的苦笑着说道:“没办法,不现在过来的话,再晚点就开始排队了,可能要排上个把小时都说不准!”。

听完这话,小编赶紧趁店内还没到满座,带大家看看店内环境。卫生情况和很多烧烤店不同,地面都没有黏糊糊的油渍,桌面擦得锃亮,周围还有很多绿植。

装修风格比较年轻化,多个区域风格位置可提供,当然晚些过来,也无法挑选位置。

为了高峰时段排队能有序进行,老板开始忙活着摆放店门口为排队食客准备的凳子。

细心的服务不仅是干净的环境,排列好的凳子,还有坐到位置上后,一块热腾腾的毛巾。

·美食亮点
老板一番热情介绍下,美食渐渐铺满了桌子。

一眼望去确实都是新鲜的传统烧烤食材,但却隐藏着不传统的创新吃法。
馋嘴花生:基本每桌必点,搭配着小豆腐、五花肉、坨坨肉和糯米肠一起包在生菜中便是老板的特色创新之一。

薄荷肥牛:
上好品质的肥牛,刷点油,烤到6-7成熟的样子后,包上一片薄荷叶,蘸上秘制的小米辣蘸料,这便是一月可以卖出5000多份的薄荷肥牛。

酱烤五花肉:
据说,这是每一块厚度、宽度都是经尺子度量过的,大小、薄厚均匀。点一份五花肉会送一份馋嘴花生。

脑残粉丝:
猪脑、嫩豆腐和粉丝为主要材料。加入秘制调料后一起放入锡箔纸里面慢慢炭烤。三样食材相互衬托和成全。一份绝对不能过瘾,吃上就像遭了道的“脑残粉”。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逼格烤虾”。

和牛肋条:
炙烤过后的和牛肋条,很像有人帮你处理切好的新鲜牛排。

直接入口或蘸取蘸料,口感都相当不错。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爆浆小豆腐”“酸汤金针菇肥牛”“香酥坨坨肉”等等,
等你来一一揭秘!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