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狮市湖滨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网上平台烧烤店标称的“腌制牛肉小串”商品,实际原料为鸭胸肉,未含任何牛肉成分,涉嫌虚假宣传。经过调查,执法人员确认商家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并做出相应处罚。
近日,石狮市湖滨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网上平台烧烤店标称的“腌制牛肉小串”商品,实际原料为鸭胸肉,未含任何牛肉成分,涉嫌虚假宣传。经过调查,执法人员确认商家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并做出相应处罚。
□融媒体记者 宋万春 通讯员 孙金棍 王金国
商家虚假宣传 部门迅速查处
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店进行突击检查。经查,发现该店在使用网络平台编辑商品信息时,将主料标注为“牦牛肉”,并使用“腌制牛肉小串”的名称,而实际原料仅为添加“牛肉味食用香精”的鸭胸肉。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既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又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商家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石狮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之规定,责令商家整改虚假宣传行为,并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15元及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部门强化监管 鼓励群众监督
石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不容小觑。商家必须严守法律底线,诚信经营,绝不能为谋取私利而损害消费者权益。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将持续强化日常监管,保持严格执法态势,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此外,维护食品安全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消费者一旦发现类似违法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守护市场环境。
相关链接
学会辨别真假 认准正规渠道
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辨别真假牛肉的方法并不难。石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享了几个实用的辨别技巧:
看外观:真牛肉色泽均匀,呈深红色,肉质富有光泽,脂肪与肌肉自然衔接,纹理清晰且不规则,纤维较粗;假牛肉颜色偏浅或显微黄,红白肉界限分明,纹理杂乱或呈条状,形似猪肉。
闻气味:真牛肉带有淡淡的膻味,较羊肉的膻味更淡;假牛肉则无膻味,可能散发普通肉腥味,不新鲜时甚至会有腐臭味。
触质感:真牛肉肉质紧实,按压后能迅速回弹,表面微微发黏且有明显纤维感,横切面可见小块纤维纹理;假牛肉按压后凹陷难以恢复,表面或光滑湿润,或异常粘手,横切面松散无纤维感。
观熟态:真牛肉煮熟后形状完整,口感细腻有嚼劲,纤维长且不易断裂;假牛肉煮熟后易散成碎块,口感粗糙如豆渣,纤维短且松散。
察细节:真牛肉脂肪呈微黄色且成团状,假牛肉脂肪多为白色或呈片状,类似猪肉脂肪;若假牛肉经过色素染色,触摸后手上可能会残留颜色。
此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等渠道,并仔细查看产品的检验检疫证明。特别是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以及切成小块出售的牛肉,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买到掺假、伪劣产品。